网上有关“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考上哈佛的中国人不多,哈佛本科年均录取10名中国籍学生。
2022年哈佛大学申请录取人数:
最终今年约有1650名学生在2022年秋季选择就读哈佛大学;其中国际生录取比例为12.6% ,较去年有所提升。
以本科四年计算,哈佛大学在校本科生人数总规模保持在6500-7000人之间,其中国际学生近1000人 。
从数量比例上看 ,哈佛本科国际学生并不少,这也反映出国际生的机会其实越来越大了;但反观在录取中国学生上,哈佛表现出“铁公鸡”般录取态度。
根据最新的2021学年统计 ,哈佛在读的中国本科生仅有41人。中国学生几乎很少会放弃哈佛,这意味着哈佛大学本科阶段每年录取的中国籍学生仅在10人出头 。
根据国内留学机构和高中的信息:今年哈佛大学在中国大陆录取的学生来自北京十一学校、南京外国学校 、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建平中学等。
再与其它国家的人口基数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申请哈佛本科的难度无遗是最大的;哈佛对欧美国家学生要友好很多!
知识拓展
与哈佛规模相差无几的哥伦比亚大学对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本科生竟达382人之多 ,几乎是哈佛的10倍!下图是哥伦比亚大学2021学年的主要国际学生来源地,(哥大直接录取的本科生没那么多,部分本科生是后期转学进入)
可见 ,藤校也有“大” 、“中 ”、“小”之分,这样的录取现状也纳入中国学生、家长择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学院 、法学院、医学院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三大学院,哈佛的肯尼迪政府学院是美国政坛的“黄埔”军校。
在基础学科研究方面 ,中国学生是国际学生的主要主力军 。此外,哈佛虽然没有提供工程学院的国际学生数量,但是可以想见 ,工程学院中,中国学生数量也是独占鳌头。
中国物理神童:12岁考入中科大,17岁考上哈佛 ,现状如何?
2023哈佛录取了16名中国学生。
哈佛大学简介:
1、哈佛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
2 、该校共有剑桥校区、奥尔斯顿校区和朗伍德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有4882英亩,建筑面积21565000平方英尺 。其中剑桥校区下设11个学院 ,奥尔斯顿和朗伍德校区下设4个学院,全校总共设有46个本科专业、134个研究生专业。哈佛大学在校全体教员约2400人。
3、哈佛大学的前身是新市民学院,始建于1636年 ,1639年更名为“哈佛学院 ”,1780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新宪法,哈佛学院扩建 、更名为哈佛大学 。
学术资源:
1、哈佛大学拥有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 ,规模为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
2、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中央系统位于哈佛庭院的怀德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内,整个系统覆盖80所不同的图书馆,整体馆藏量超过1600万册 ,使其成为全美最大的学术图书馆网络,同时位居全美第三(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3 、不同的图书馆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进入:位处于剑桥市本部的加博科学图书馆(Cabot Science Library)、拉蒙特图书馆(Lamont Library)及怀德纳图书馆为本科生最常去的图书馆;霍顿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及亚瑟·伊丽莎白施莱辛格图书馆(Arthur and Elizabeth Schlesinger Library)专门收藏有关美国女性地位发展的历史参考 。
有哪些中国学生考上了哈佛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 ,对勤奋努力的人来说绝对是至理名言,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人生就如玩游戏开了外挂一般,一路晋级 ,毫无阻碍 。自小被称作"神童"的尹希,就是其中一位。
小神童的童年
提起尹希,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赞不绝口 ,都用"天才"、"神童"来概括他。尹希出生于1983年,是一个标准的80后,在每个80后的童年记忆里 ,都有跳皮筋,木头人,跳房子等等好玩的游戏 ,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
但尹希却是个例外,他并不喜欢在外面疯玩,只要一有空 ,就啃起书本,在父亲的书房一待就是一整天。慢慢地,书本里很多内容,尽管他并不懂 ,但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
尹希的父母都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高材生,学识十分渊博,见他对书本如此感兴趣 ,干脆将他当作自己的学生,开始教导起课本里的知识来。小尹希也特别聪明,记忆力超强 ,很多知识父亲说过一遍就记住了 。渐渐地,在学习过程中,父亲发现儿子在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有意拿了几本初中的物理书和数学书过来 ,如他所料,小尹希一下子就被迷上了,从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父亲的教导加上小尹希自身浓厚的兴趣 ,小小年纪的他就有了非同一般的知识储备量 。1990年进入小学后,由于他才识出众,学校根据他的资料评估后直接让他连跳三级,成了三年级班里最小的一名学生。这件事在当时学校轰动一时 ,他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热议的神童。
上课时他不像别的学生一样慌里慌张做一大堆笔记,他会独自分析疑难重点部分再做规划 。而且他还喜欢向老师"发难",经常问为什么 ,很多问题问的老师都回答不上来,任课老师对他是又爱又怕。
求学路顺遂又坎坷
1993年,北京八中开设了一个智力超常实验班 ,专门招收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里面的老师都是全国教育名师,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趋之若鹜 。但学校的门槛特别高,招收的学生除了必须通过"超常儿童综合素质调查"外 ,还需要有强大的大脑,面试考核时经常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在一堆学生中,尹希力排众难 ,成为了其中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在这里,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璀璨的一生。
刚开始的时候,尹希并不适应 ,这里的竞争太强大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老师讲课的节奏又特别快,很多内容根本来不及通透就开始上第二节了 ,他只得每天晚上回家后重新请教父母。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他一下子傻了眼,成绩特别不理想 ,从以前的常胜将军直接掉到了末尾。
在这种情况下他变得非常焦躁,想回到以前的学校就读,这时父亲的一句
话点醒了他:"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 ,为什么非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呢?"
尹希豁然开朗,自己的最好的专业是物理,为什么我不以物理
作为突破口呢?时间一天天过去 ,尹希也逐渐跟上老师的脚步,成绩提高飞快,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小的他越挫越勇。而他的物理成绩更是一路狂升 ,三年里不仅把大学知识学完了,竟然还开始研究起当时物理学热门起来!
1996年,年仅12岁的他以572高分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物理系 ,成为该校最小一名学生 。当时媒体纷纷报道:"一个物理神童诞生了!"开学第一天,当瘦瘦弱弱的他背着行李来到学校时,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同学们看着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同窗却比自己还小近10岁的男孩 ,纷纷投来了惊讶 、佩服的目光。
在校期间的他,物理学上更是造诣非凡 。2001年,尹希顺利从中科大毕业 ,年仅17岁的他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全额最高奖学金。
斐然的成绩让他功成名就
在哈佛读书时,他的生活非常简单 ,宿舍、学院楼、实验室每天三点一线。主要研究弦理论,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 、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等等,他的论文时常被发表在当时的科学报上 。2006年,当许多同龄孩子还在上大学的时候 ,22岁的尹希已经顺利从哈佛物理学毕业,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博士,并且 ,哈佛大学还特地为他打破惯例,破格让他留校继续研究工作攻读博士后。
2013年到2017年,尹希多次获得美国颁发的美国斯隆研究奖。科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等奖项 ,还被自己的母校中科大物理学院邀请,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超弦微扰理论》等暑期课程 。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世界的物理界为这个年轻有为的物理科学家鼓掌,他成为了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尹希成功了!功成名就的他随之也带来了争议,一名中国记者采访他时问他:有没有打算回国 ,尹希的回答让瞬间让在场的人都沉默:"我暂时不想回国,这里的科研环境要比国内好很多 。"媒体报道出后,尹希也成了很多人的众矢之的,人人都骂他是白眼狼 ,为了利益放弃祖国。
那段时间,尹希被骂得狗血淋头,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后来 ,他和别人说:"我也想过回国,但是在国内大环境下,国家投入科研的经费和人力都没有这里多 ,我一旦回国,很多科研根本就展开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像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就说过:"我是中国人 ,我要回到祖国,我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所以钱老即使前路如何艰辛,他始终都坚守自己的信念 ,最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祖国奉献了一生。但同时也有很多科学家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修改国籍,加入别国。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国家如今非常重视科学家的栽培和科研成果的研究 。相信不久的将来 ,不但我们的人才不会输出,相反国外的人才也会被吸引过来。
朱成 女 出生于 宁波 籍贯上海 在哈佛大学读研 北大英语系(本科)
来之不易的“哈佛总统”
哈佛的学生会主席虽然说位置不算太高,也不是很起眼 ,事实上,这个头衔却有着“哈佛总统”之称——历史上,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7位当选为美国总统 ,而哈佛的学生会主席却是哈佛1.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的“头 ”。换而言之,谁会知道这1.3万名中将来会有哪一位是美国的总统?
而且,身为学生会主席 ,可以接触到政治、人文等美国校外的活动,代表哈佛参与美国官方活动,这不但是得天独厚的锻炼机会 ,同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项挑战 。
选举的过程是激烈的。朱成介绍说,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由11个研究生学院组成,此次竞选由11个研究生院推选47名代表组成委员会互相竞选,要经过发布任职纲领、竞选演讲和回答委员提问等多个环节。“第一次竞争对手只有3个 ,而这次却有40几个 。”
哈佛学生会主席竞选,就犹如一次隆重的美国总统竞选,她的选举伙伴们也是各司其职。她拟定了对外的公布纲领、发表演讲 、制作海报、散发传单、组织竞选班子 、接受同学提问……对于每项工作 ,朱成都倾力而为。最终,这个有着中国女孩特有的柔美与感召力的上海女孩,依靠着她的出色演讲以及亲和力 ,不但让别人记住了她,也让她击败了那40多个对手 。
问朱成为什么要参加竞选,她感叹道:“当初只是想证明 ,中国留学生不仅仅是会读书,同样也具有领导能力。”上海姑娘朱成学的是教育专业,她认为做学生是要接受老师的评价和监督 ,和同学是平等的相处关系,比较轻松自由,但一旦成为了老师,就要接受各方面的评估和考核 ,要赢得很多无形的信任。朱成觉得,如果自己会成为学生会的主席,无疑在增加自己能力的同时 ,也会获得认可,不仅仅是能力上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锻炼。
中国文化是取胜法宝“大概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不了解 ,还有21世纪是中国年,他们觉得从我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希望 。”朱成总结自己竞选成功的经验时这样说。回顾自己在成为学生会主席的这段时间里,朱成除了组织学生的学术、讯息交流、财务补助等活动外 ,令她最骄傲的,是她在体育活动上增加了“唱戏 ”这个环节。
提及自己的这项创举,朱成毫不掩饰女孩子的活泼 ,“就是教我的导师和学生们一起学豫剧啊,或者是打打太极拳 。”朱成觉得,要成为一个能够让别人记得住的学生会主席,必须要有特色的地方。“我有什么特色?就只有中国文化了。”正是这中国文化 ,为朱成赢来了不少喝彩声 。在哈佛,从来没有一位学生会主席能够像朱成这样把社交联谊 、体育活动以及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老外们都争着上她的“中国舞蹈课 ”听她讲中国文化知识 ,朱成也借这个机会向他们大大宣传了一番中国。“谁让我是 from China呢。”朱成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
事实上,在哈佛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不少,很少有像朱成这样不“崇洋媚外”的 ,很多学生几乎都已经不太会说中国话,甚至生活、娱乐方面都已经全盘西化。朱成说自己是一个骨子里传统的中国人,“印在骨子里 ,到哪里也变不了。 ”
2.刘亦婷 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现在就读于哈佛大学
3.贺一鸣 男 天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结束直接去哈佛读书的
关于“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迪烁号的签约作者“夜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考上哈佛的...
文章不错《考上哈佛的中国人多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