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卢永根
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 ,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 ,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 ,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囗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 ,每年都要捐钱。”
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风 、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 ,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2、廖俊波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 ,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 ,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 、解难事 ,用自己的“辛勤指数 ”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 ,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佳” ,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 。2017年6月20日 ,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档模 ”荣誉称号。
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 ,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 ,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 。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3、杨科璋
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 ,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 ,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
颁奖词: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 ,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这一次 ,身在黑暗中跌藩,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 ,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
4、刘锐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刘锐紧跟装备升级步伐 ,参与完成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改装,填补轰-6区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和战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
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 ,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改装员 ”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
随后 ,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 、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颁奖词:脱翎换羽 ,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 。穿越海峡,空巡黄岩 ,你为祖国的战机添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 ,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
5、黄大年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里 ,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 、办好了回国手续 。
归国年多来 ,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谈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颁奖词: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作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 。透支自己 ,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官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2015感动中国颁奖词给张謇
吴锦泉 ,男,1928年出生,中共党员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乡五星村村民 。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每天骑自行车走街串巷 ,替人磨菜刀、 磨剪刀挣下的辛苦钱总计1966块2毛通过红十字会全部捐给了灾区。
吴锦泉1959年入党。年轻时,他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民兵营长 、种猪场场长 。如今年过八旬,他依旧关心社会,关注时事。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 ,将自己的辛苦钱毫不保留地捐献出来,换成灾区人民的食物和药品,他说这些都是他该做的。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 ,老人曾经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 。春节后,老人又带着港闸区政府奖励给他的1000元慰问金及辛苦磨刀赚来的316元来到市红十字会 ,捐给了市儿童福利院。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一把刀一块钱 ,这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老两口的生活朴素到了极点,老伴出来捐钱时穿的黑裤子已经有39年了,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
“出了名”的吴锦泉依旧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习惯 ,天天骑自行车十多公里为村民们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没闲下来。这走街串巷挣出来的钱,流淌着多少汗水,又传递出多少爱心 。
2016年2月14日晚 ,吴锦泉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给吴锦泉的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 ,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 ,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 ,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没有给张謇的。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 ,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 ,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 ,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 ,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 、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 ,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 ,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 、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 ,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 ,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
3、心有清泉:赵久富
赵久富,男 ,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 ,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 ,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 。不敢回望 ,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 ,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4、大爱深沉:张纪清
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 ,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14年11月 ,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 ,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 ,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 ,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 。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 ,为我们点燃。
5 、同桌妈妈:陶艳波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 ,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 。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 ,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 ,就是儿子的向导 。12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
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 ,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 ,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 、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 ,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 。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 ,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 。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 ,爱我们的新疆。
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 ,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 ,因为身后是人民!
7、不惧麻风:肖卿福
肖卿福,男,66岁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 、皮防科科长 。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 ,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
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 ,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 ,用温暖驱赶绝望 。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 ,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8 、最孝女儿:朱晓晖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 ,从此瘫痪在床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 。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 ,一住就是12年。
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 ,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9、光耀人间:师昌绪
师昌绪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昌绪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技术 ,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颁奖词
八载隔洋同对月 ,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 。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 ,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
10、爱意满园:"陇海大院"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 ,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 ,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 、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 ,至今38年从没间断 。
颁奖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 ,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 ,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2015"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哪些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迪烁号的签约作者“商子贺”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